續前一篇,接著來看Takumi Sen 8中底的設計,基本數據:前掌27mm 後掌33mm(掌跟差: 6mm),材料全為Adidas最新材料Lightstrike Pro,並內置EnergyRods與穩定片:
中底
- 全腳掌的Lightstrike Pro就跟Adizero Adios 6有明顯地不同,Adios 6仍然包有一層Lightsrike ,雖然我個人覺得Lightsrike不太討喜,不過對於下腳的穩定度是有幫助的尤其後跟處,所以Takumi Sen 8相對於Adios6 能完全解放Lightsrike Pro的回彈感,Lightsrike Pro感覺是可以回應你速度的一種材質,在我間歇跑的速度圈的時候給我充份彈性回饋感,尤其是為了超過內圈的人加速(>P4'00")的時候會回應你的力量帶動為速度;緩跑圈的時候有一點點的緩衝,但後面第9、10趟數腳力不足還是會有點韌的感覺。
- EnergyRods參照了人類腳骨的設計作為支撐與穩定,而且Takumi Sen 8是玻璃纖維材質,所以不像有著像鏟形碳板那麼的強固感,在間歇的緩跑Takumi Sen 8仍然可以可以配合你的緩跑速度,帶著一些寬容的空間(如果是鏟形碳板我個人覺得會明顯想要帶動你的腳,反而腳在抑制他的帶動,Metaspeed Sky我就吃不太下來),因為我下腳後跟仍會觸碰地面,後跟穩定片讓我感覺很安穩,整個中底的設計在超車的時候的腳感是舒服的(但身體累😂)。
- Adizeo Adios Pro2也有全腳掌Lightstrike Pro 與 EnergyRods,但Adios Pro 2是Drop 10mm與 EnergyRods為碳纖維材質,我個人試穿的感覺是,Pro 2的設定就有很明顯的rocker的滾度感,這樣的滑動的節奏感很適合長距離,但Drop 6mm的Takumi Sen 8就跟Adizeo Adios Pro2就沒有著強烈的rocker感,也許對於後跟跑法的跑者在後跟轉換之效率並不如Pro2好。
外底
Adidas專業鞋款的外底似乎都不用令人擔心,Takumi Sen 8 的外底雖然一改以往釘鞋感的Takumi Sen 系列,也許沒有這麼大的抓地力帶來前進,但隨著新材質Lightstrike Pro的使用也給了回饋的推動感,馬牌膠底的加持下間歇跑的過彎下仍保持相當穩定,唯一有讓筆者點concern的部分是內側的簍空,雖然個人推測有助於減輕重量與引導前掌的發力,但在走路的時候會比較有明顯感到歪向內側(也許我是個案),但整個配置確實對於內側少了支撐,對於體重較重、扁平足、獲足弓力量不足者也許是需要注意的,畢竟Takumi Sen 8真的是一雙競速鞋款。
整體來說
開箱跑了間歇400M P4'13"+跑休400 X10組,Takumi Sen 8 是很稱職協助我完成間歇的訓練,但鞋帶真的是美中不足之處,用過Saucony與HOKA ONE ONE的 就會覺得Takumi Sen 8實在很難拉,雖然鞋身的鎖定沒甚麼問題。
購買指南
- Takumi Sen 8 跑完間歇的感覺是 他很適合帶些速度的訓練: 強度、間歇、5k、10k比賽配速我個人覺得沒有問題,夏季的訓練中沒意外的話他將會是我的重點鞋款(
美洲獅表示:我還沒開光),但對於半馬、全馬來說,我個人也許會想嘗試半馬看看(全馬以Adios Pro2會是更適合的)。 - 鞋帶真的是很難拉,畢竟是用來跑速度的款,我還是會綁好綁滿,用過Saucony與HOKA ONE ONE的 就會覺得Takumi Sen 8實在很難拉,完全沒甚麼彈性,雖然鞋身的鎖定沒甚麼問題,但仍建議要習慣一下。
- 對於後跟跑法、足弓力量不足我個人覺得要多試試看,Takumi Sen 8就像是一台廠車設定,徹底追求輕量與速度,還是很仰賴駕駛的能力(跑著的肌力),有速度與主被動防護的房車有很多款可以選擇。
Adidas中距離專武-Adizero Takumi Sen 8 開箱評測感想 上篇 <前言介紹與鞋面>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