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買ASICS GT-2000 14 有點意外, 老實說,一開始只是想找一雙「出國走路用」的鞋,希望有支撐、穩定、不容易累腳。原本鎖定 Kayano 14 ,但Kayano 14 復刻後的價位實在超出預算。若考慮跑步兼用,Kayano 31/32 是很好的選擇,但希望鞋子更輕量、好搭配日常穿著。剛好GT-2000 14 更新了中底材料,試穿搭也還不錯--於是就決定給它一個機會,也作為本次跑鞋評測:
▌基本規格
- 後跟 / 前掌堆高:36.5 mm / 28.5 mm(8 mm drop)
- 重量:294 g(實測 US11 / 28.5 cm)
- 中底材料:FF Blast Max + PureGel(後跟)
- 定位:穩定系訓練鞋(介於中性與支撐之間)
▌靜態感受
1.鞋面 (Upper)
• 材質與穿著感: 鞋面採用編織網布,提供堅固支撐,讓人感覺是有耐用度的,但也非透明或大面積穿孔的設計,在夏天跑時明顯有較為悶熱的感覺;
後跟有支撐鞋款必須要的穩定杯跟(港寶),加上適度的襯墊,鞋舌是半內襯設計,不會滑動且厚度適中,整體穿著感是舒適的安定性。
• 尺寸感:楦頭寬度感覺一般,楦型感覺較扁收窄略長一點,
鞋艙感覺不是十分充裕,較適合窄腳的跑者,我選擇正常尺寸。
2.中底 (Midsole)
• 材料: 本次GT-2000 14 最重大的更新是採用與Novablast5同樣的FF Blast Max 泡棉,同時與以往不同,前掌幾何有類似於Novablast5的蹦床,腳感上相對有點軟彈的。
• 穩定性:
來自 3D Guidance System,也就是中底長度、寬度、高度的設定:
- 內側側壁從腳跟延伸到前掌,提供良好的內側支撐
- 後跟加入PureGel 充分吸附力量緩震,同時內外側壁幾何有效引導力量至前外側
- 後跟 36.5 mm / 前掌 28.5 mm,不會太高造成高重心,也不會過低失去緩衝
再加上更寬的中底,提供了平穩與平衡的步伐
3.外底(Outsole)
外底使用 AHAR(後跟AHAR+)的厚實橡膠塊嵌入在中底,ASICS AHAR橡膠應該不用多說,在抓地力與耐用性是前段班,
同時橡膠主要布局類似Kayano概念集中在內側與後跟處,有助於內旋跑者的支撐與穩定。
▌動態感受
有著3D Guidance System 的設定,GT-2000 14整體感覺非常穩定,受益於前掌有類似Novablast5的蹦床設定,前掌帶點軟彈的感受很舒服,雖然整體來說舒適且穩定,但在動態的過程中,對於後跟落地的跑者: 中底似乎缺少了一點弧度rocker,使得整個腳掌的過渡少了一點平順感;中前掌落地的跑者容易發力,但後跟似乎會多了一點體積感,我會設定在我free run與恢復跑(大概在5'50~6'30配速),還有出國走路的鞋款。
▌結論
GT-2000 14 是一款經典的具穩定性與輕量化的支撐鞋款, FF Blast Max 帶來了略柔軟、更有彈性的體驗,鞋子定位來說就是在於支撐與中性間保持了平衡的設定,即便用於日常生活也適合,整體表現與價位來說是很好的選擇之一
▌購買指南
- 中性跑者:在舒緩中需要一點穩定支撐
- 內旋跑者:需要支撐性同時要較為輕量化的鞋款用於日常走路使用或輕鬆跑
- 長距離ASICS SuperBlast2 (SuperBlast2評測)、Kayano31/32 仍是目前最好的選擇
- 大體重的跑者:直上Kayano (Kayano31評測)會比較好的選擇
沒有留言: